防患未JN SPORTS然体检靠谱吗
2024-09-13 03:42:57
江南体育新年伊始,歌手姚贝娜的突然离世,引发了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医院的体检人数也猛增许多。但同时,人们也陷入了困惑健康体检靠谱吗?真的能够发现,进而预防疾病吗?体检中心有林林总总的项目上百种,价格也高低不等,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2015年伊始,年仅33岁的歌手姚贝娜突然离世。在一场关于新闻伦理的争执过去之后,人们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她所罹患的疾病乳腺癌。此前,“林妹妹”陈晓旭也因此被夺去了生命,2013年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也曾检测乳腺癌基因突变阳性因此接受预防切除术。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怎样才能尽早地发现和控制癌症?据报道,自姚贝娜离世后,医院的体检人数一下子猛增许多。
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于2000年发起并设立的“世界癌症日”。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每年新增350万癌症患者,每年癌症死亡人数达250万人,在部分城市,癌症超过了心血管疾病,成为置人于死地的“第一杀手”。
如何让自己这一生健康地安然度过?健康体检是许多人会想到的第一个答案。但同时,人们也陷入了困惑健康体检确实能够发现,进而预防疾病吗?
从健康体检诞生最初的诉求来看,它的确拥有这样的功能。其雏形起源于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医药协会在1947年最早提出了所谓“健康体检”的概念,并郑重向公众建议:每个35岁以上的健康人应每年拜访一次医生,做一次从头到脚的全面身体检查,并和医生有一个良好的沟通JN SPORTS。
像大部分中国人所熟悉的体检一样,大多数国家早期的体检并没有设置专门独立的场所,大多是在一般医疗机构,即医院中进行,进行体检的医生大多也是由一般的门诊医生担任。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了1954年,日本医生首先为预防疾病而设计了一套新颖的个人医学健康体检体系。之后在1961年成立了独立的医学中心,进而将健康体检从一般医疗机构中分离出来,并由专门的医务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而中国的健康体检市场近年来也呈现增长态势。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健康体检市场容量将近4亿人次,同比增长8.17%;全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22.23%。目前来看,健康体检市场仍集中在一线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规模,规划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观念正在逐步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行业分析预测,到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的体检总量将超过7亿人次,市场规模将近2000亿元。
对遍布北京大大小小的体检中心,大多数人早已习惯。记者采访后发现,大部分人目前对于商业体检中心的接受程度已经非常高,其中很多人提到的一点是:服务相较于医院要好很多。
刚刚从英国结束毕业典礼回国的左一雨最近的打算便是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问到她会选择体检中心还是医院,她回答说:“体检中心吧,医院我都搞不懂什么在哪里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的确,长长的队伍、烦琐的流程、忙碌的医生护士,是大多数医院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虽然目前很多医院成立了专门的体检中心,从流程上讲有了很大的优化,但相较商业体检中心,其便捷程度仍然略有不足。
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在采访中告诉记者,2006年曾有一家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调查企业决策者选择体检机构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结果“排名第一的是体检中心地点的便利性,第二是品牌JN SPORTS,后面才是环境、服务、价格、定制化服务等”。医院在一个城市往往只有一个体检中心,而商业体检机构通过连锁化经营往往在一个城市设有几个体检中心;并且,大型商业体检机构在多个城市设立体检中心“因此对于大企业的员工体检,特别是全国性企业的员工体检,大型连锁商业体检机构的地点的便利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但商业体检中心难以企及医院的一点是,后者拥有背后整个医院的医疗资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主任张发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商业体检中心通常是使用自己的硬件系统,而医院体检则是依托整个医院的医疗资源和硬件系统。”张黎刚也谈到,商业体检中心的发展时间才十多年,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借助医院的品牌积累以及专家团队的力量确实是有很大优势,但因为服务供不应求伴随而来的高昂价格也是大部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难以承担的。张黎刚表示爱康国宾一直把更高的性价比作为自己的发展策略之一。
而在采访中也确实有消费者向记者提到了这一点,在某央企工作的高大山表示,自己曾经想要让父母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一次体检,但是咨询后觉得近万元的费用难以承担。记者查看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官方网站显示,其VIP体检套餐价格大多在8000元以上,普通体检也要三四千元,相较商业体检中心普通体检千元左右的定价,的确足以让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商业体检中心目前鱼龙混杂,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查看其经营资质。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医师张时民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曾发现有的商业体检机构设备陈旧,甚至是医院早已淘汰的设备。
从健康体检诞生之初到今天,体检大部分是按照“套餐”的形式存在的。不管是医院还是商业体检中心,大部分基础体检项目是相同的,很多时候选择什么样的体检套餐决定于谁出钱、出多少钱。虽然目前商业体检中心大多提供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套餐,但仍然难以实现针对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定制。张黎刚认为,这个问题是“有待所有体检机构去突破的”。
他告诉记者,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很多医院与商业体检中心都已经建立起了年度体检服务体系,基本检查项目大同小异,但更多的检查项目因人而异“这套体系主要服务于企业的高管以及高收入家庭,费用是企业或个人自付为主,服务模式与中国相近”。
但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医疗费用的支出主要依靠保险,而体检的项目会受到保险计划费用支出的严格控制,只有对于适用年龄的适用人群的检查,保险才会报销,因此其体检形式以单项的检查项目为主。另外,在美国,家庭医生在整个健康体检过程中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事实上,除了X光、超声、胃肠镜、钼靶、CT、核磁共振等项目需要到专门的服务中心做之外,其他绝大多数检查都是由家庭医生直接完成。
“这些保险计划更多关注的是成本支出的高效性,而这对于个人的健康福利而言未必是最有利的。”张黎刚向记者解释说。
张发明在采访中也谈到,体检从专业角度决定取舍的仍居少数,专业程度、价格差异等等都是体检项目设计面临的问题。总的来看,全球体检项目设计的总趋势是从粗放式套餐走向个性化定制,而要在基本检查项目的基础上,设置哪些个性化的检查项目,则需要考虑到个体的性别、年龄,家族遗传史、个人患病史、生活习惯、工作环境、身体状况等具体数据。
张时民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体检前可以先与咨询医生进行沟通,根据专业建议增加体检项目。除了医生建议之外,张黎刚创立的爱康国宾则专门开发了一套个性化体检套餐设计的软件系统,可以根据个体提供的性别、年龄、家族疾病史、个人疾病史、生活方式等信息,自动设置体检套餐。虽然就之前的情况来看在企业体检中的推进并不理想,但是他仍看好个性化定制体检套餐的发展前景,据介绍,该系统的2.0升级版本不久后即将推出。
在过去的两年中,走访考察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瑞士、美国几个最有名的体检中心后,张黎刚感慨颇深。他告诉记者,这些体检中心有些是在医院里的,有些是独立运营的,但它们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是值得学习的。更加让他有所感触的是医患之间的融洽关系与相互尊重,“值得羡慕”。在他看来,中国大陆体检行业通过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在硬件以及知识系统上,与这些国家与地区在同一个层面,急需提升的是“从标准套餐的粗放型设置到个性化的发展,从体检之后只有一份体检报告到给受检人详细的报告解读以及后续建议”。
1998年的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21 世纪人人享有健康(health for all in the 21 Century)”的口号。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了健康管理这一概念JN SPORTS,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将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疾病或健康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通过健康评估的手段,指导不同类型的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且对其日常生活进行连续管理,增进健康在大幅度降低了医疗费用的同时,也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额。
从社会层面来看,当时美国由于生存环境恶化,加上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不断增长,医疗需求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相较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传统卫生服务模式,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第艾鼎敦博士曾提出,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果: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上升90%。日本的健康管理始于1959年,上世纪80年代更是颁布了《健康管理法规》,随之德国、芬兰、英国等国也逐步建立形式各异的健康管理组织。
相较之下,国内的健康管理仍有很大差距,相较健康管理,大多数人更加熟悉“养生”。世界卫生组织曾有这样一个统计结果: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健康体检对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可以说,体检报告只是一个“半成品”大部分人拿到报告后只能看懂正常与不正常,不懂得如何进一步解读,更不知道后续该做什么、如何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其实对于很大一个比例的人群,他们的体检指标是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在体检指标接近异常的临界值前进行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张黎刚提醒说。
以糖尿病为例,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等完成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研究,2010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据此估算,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超过4亿。“糖尿病前期即指血糖指数偏高,但尚未到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可以形成有效的事前控制,避免发展成为不可逆的糖尿病。”对此,张黎刚倍感惋惜:“大部分客户在体检过后,再也听不到来自体检机构的任何消息,这个现状亟待改变。”
中美癌症筛查指南对比2015年1月12日,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了《2015年美国癌症筛查指南》,并在线发表于《CA:临床医生癌症杂志》上。
ACS的癌症筛查指南从2000年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受到全世界癌症诊疗机构及相关医务工作人员的高度认同。该指南制定依据来源于世界不同地域、不同人群设计良好的大样本癌症筛查防治试验,可信度较高。
根据AC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癌症死亡率至1991年开始出现下降拐点,到2011年累计下降了22%,超过150万人免于癌症死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的控烟工作和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方面的进展。
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报告,中国癌症5年生存率全国比美国低一半,农村比城市低一半,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其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在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工作上存在很大差距。
2003年12月,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明确提出“制定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计划并组织实施”。为促进该项工作的落实,在原卫生部疾控司领导下,中国癌症基金会(CFC)制订了我国9种主要恶性肿瘤的筛查指南。
经多次讨论和修订,CFC后于2004年出版了《中国主要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2005 年出版发行《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作为我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重要依据。迄今为止,在《指南(试行)》基础上,2009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试行)》出版、2011年《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出版,均从临床技术规范入手,补充和完善《指南(试行)》。
对比二者差别,ACS指南仅局限于美国常见的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这6种癌症。相较美国的情况,中国的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其余四种均建议筛查。而中国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针对这些肿瘤进行有效的筛查十分重要。
但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仍较为落后,所以我国的癌症筛查方案必须考虑筛查的效价比,选择更为价廉、有效的筛查技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支出。
以宫颈癌筛查为例,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以分子检测为基础的HPV检测用于初筛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指南推荐初筛采用人状瘤病毒(HPV)检测,而ACS此次仍推荐HPV 联合细胞学检测